柏林电影节交易市场中国儿童电影展台
在2012年2月9日至18日举办的第62届柏林电影节上,中国儿童电影首次集体亮相,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在柏林电影节具有影响的"欧洲电影市场"设立了"中国儿童电影学会与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专门展台,推介中国儿童片、动画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侯克明会长的带领下,15位来自各个国内电影单位的投资、制片、发行人员和部分导演、演员,携带20多部中国儿童片、动画片参加了柏林电影节。
学会租用的12平米展位成为中国国产儿童影片向世界展示的窗口,精心设计的海报和画册、循环播放的片花,以及4名学会代表在展台诚挚的介绍,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家制作、发行机构的负责人前来洽谈交流,既有版权购买咨询,也有合拍合作的项目探讨;还有近20个国际电影节、电影展前来洽谈,向我们的儿童影片发出邀请。
电影节期间,学会重点协助上影集团宣传推介大型3D动画片《大闹天宫》,在柏林电影节举办的盛大首映式上,侯克明会长亲自登台向德国儿童观众介绍《大闹天宫》的历史背景和审美特征,影片受到了德国儿童观众的热烈欢迎,《大闹天宫》的形象产品被一“抢”而空。电影节期间,多家国外媒体报道了《大闹天宫》首映式盛况,10多家国外公司前来展台洽谈购买《大闹天宫》版权。

《大闹天宫》展映式
20多部儿童片在柏林电影节的整体宣传推广效果好于预期,除了《大闹天宫》进入展映单元正式在电影节放映、获得众多国外片商的青睐之外,在市场展台上推介的《舟舟》、《星海》、《坏孩子的秋天》等影片也与国外片商达成了购买意向。《孩子那些事》、《幸福的向日葵》、《天赐》、《虎王归来》、《特别的爱》、《小小擦鞋匠》、《15岁笑脸》、《派饭》等儿童片、动画片也都接受了多家电影节的参展参赛邀请。
电影节期间,中国儿童电影学会举办了以"中国儿童电影之夜"为主题的招待会,80多位各国电影界负责人、儿童电影投资人、制片人、发行人、编导和电影节组织者参加了招待会。侯克明会长介绍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加强儿童电影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思路,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秘书长李欧以及《大闹天宫》的国际发行人孙雅丽、《舟舟》的制片人曾宪明、金兆龙、《坏孩子的秋天》的制片人卢斌、导演邓科、《寻找牛腿琴》的演员蒋步先等中国电影人与各国儿童电影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各国同行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儿童电影的高度关注,并探讨了各种合作方式。晚会上,儿童片《寻找牛腿琴》的主演蒋步先还用侗族传统民族乐器“牛腿琴”进行了现场演奏,让来宾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成为我国优秀儿童影片的现场展示版。
除了展台洽谈外,柏林电影节青少年单元主席玛丽安妮•瑞德帕斯、欧洲儿童电影学会主席菲利克斯•文金德辉森、英国电影协会儿童片单元负责人贾斯汀•约翰森、日本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主席平田美津夫、波兰电影协会儿童片单元主席安德烈•罗曼•贾塞维奇等20多位各国儿童电影界著名人士还与学会领导举行了专门会谈,就进一步加强儿童电影的交流合作交换意见,并促成了一些具体合作项目。
中国儿童电影的柏林之行受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他们在展会进行现场采访,并进行了专题报道。
当前中国儿童电影每年产量高达50余部,加上每年20部的动画片,各制片方不仅期待得到国内的认可,更有“走出去”的需求。柏林电影节专门设有儿童电影展映单元,是全球具影响力的儿童电影市场。由于去年我们在江阴市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国外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今年一月,侯克明会长在波兰首都华沙成功当选国际儿童电影中心新一届理事,此次中国儿童电影集体在柏林电影节欧洲市场亮相立即受到广泛重视,成为国际儿童电影界关注的焦点。欧洲儿童电影协会在柏林电影节期间举办的年会上宣布与中国儿童电影学会加强合作,以后该协会将与中国儿童电影学会进行资源共享,双方评出的获奖作品都将在对方电影节上交流放映,中国儿童电影因此倍受关注,影响力凸显,交流合作项目重多,电影节邀请纷至沓来,推广效果好于预期。儿童电影工作者除了展台交流外,还观摩了各国的参展儿童影片,了解到各国儿童影片的创作状况,获得有益启示,对自己未来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赴柏林电影节参加电影市场,这是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率领中国儿童电影集体“走出去”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有计划、成规模地组织国内儿童电影厂商积极参加各国际儿童电影节、电影市场,促成合拍合作项目,推进影片国际销售,给中国儿童电影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我们的儿童电影也将更大范围的国际交流中,不断拓展视野,提高艺术质量和制作水平,逐渐在全球化电影产业环境中确立中国儿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