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影视教育育人功能,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联合举办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本届电影周以"光影百年·少年中国"为主题,于2025年11月2日至6日举办,旨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影视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以电影艺术为载体,回望光影百年征程,坚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青少年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内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本届电影周的协办单位,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积极组织影视教育专家走进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影视教育课堂展示活动。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坚持"给学校最大自主权"的核心原则,充分尊重学校办学特色,简化要求,确保学校轻松参与、高质量完成。各校可根据自身特色自主设计课程内容,开展微电影创作、影视赏析课、思政课等多种形式的影视教育实践。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选派优秀影视教育专家深入学校,为师生带来专业指导和精彩课程,助力学校影视教育特色发展。
走进示范校: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组织双课堂展示活动
2025年11月2日,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组织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影周影视教育首场展示活动在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简称:济源一中)举行。济源一中行政楼会议室内光影流转,现场气氛热烈。作为全国影视教育示范校,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指导济源一中通过双课堂模式,向全国教育同仁展示影视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成果。
光影课堂: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专家指导下的影视思政课
上午9时,在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的组织下,济源一中高三(7)班开展了精彩的影视思政课。贺欣欣老师带领学生们赏析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展开热烈讨论。

贺欣欣老师电影课
"电影中的师生情让我们明白,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三备考的重要助力。"学生翟星皓在分享环节动情地说,"能在紧张的备考中参与电影周活动,既是一种放松,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体验。"
家长课堂: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专家破解家庭教育难题
下午的活动中,影视教育专家王晓琳老师为400名高一学生及家长带来《利用影视教育破解家庭教育中五大难题》专题讲座。讲座聚焦如何用影视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适应环境、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顺利度过青春期、把握人际交往的边界等难题。

王晓琳老师影视思政教育讲座
"影视思政课就像一扇特别的窗,让我在光影故事中找到成长困惑的答案。"学生李安锐深有感触地说。多位家长在课后留言中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值得推广,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见证成长: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持续推动影视教育发展
"自2005年开设影视思政课以来,我们见证了这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济源一中党委书记李雪颖在评价学校影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与价值时表示,"影视思政课以最生动的方式连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价值观的塑造,是对传统德育的有益补充和深化,是学校五育并举多样化办学方式的有力创新。"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济源一中党委书记 李雪颖
学会专家、项目主持人王晓琳老师表示:"二十年来,我们坚持让影视教育进课表、进教室,真正让学校思政教育'活'了起来。"

济源第一中学影视思政课主持人王晓琳
据统计,济源一中自2019年以来积极开发影视课程、开展影视课题研究,扎实推进学校影视课程落细落实。目前,学校已开展28场专题讲座,实施600余节影视思政课,惠及1.1万余名学生。更令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欣慰的是,这一创新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9个省市,并于2022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展望未来: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引领影视教育新发展]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认为,济源一中的影视思政教育实践,创新性地将艺术欣赏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探索。
这场电影周展示活动,是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积极履行协办职责的生动体现,也是学会推动全国影视教育发展、助力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实践。未来,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将继续组织更多优秀专家走进校园,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