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盛举  注目未来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论坛在穗隆重召开


11月16日,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论坛在广州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本论坛是“2019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的专业活动之一。论坛分为“电影教育国际视野”、“儿童电影教育前沿”和“动画电影发展及其未来”三个主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央宣传部2018年11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有效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国际儿童电影论坛的首次将主要议题集中于“儿童电影与儿童教育”。




本次论坛堪称2019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中学术含量最高、国内外演讲嘉宾人数最多的专业活动,得到了海内外相关专家的热烈响应。在“电影教育国际视野”单元,来自印度、以色列、德国、西班牙、芬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儿童电影活动家、儿童教育专家介绍了儿童电影教育在自己国家的发展情况,分享了对于儿童电影教育的理解,以及各自在从事相关工作过程中别具一格的经验。


“儿童电影教育前沿”单元有国内的12位专家发言。他们来自电影管理、教学、研究、创作、经营等多个领域,包括北京教委、上海教委、江西萍乡市教育局;中国传媒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北京史家教育集团、北京市十一学校、河南济源第一中学等。此外,广州市从事影视教育的师生三人也谈了自己对儿童电影的看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国内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民营教育机构、市场创投、媒体等领域的300多名各界人士到场听会。



沙罗伐拿·库马尔博士


作为首位发言嘉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儿童与青少年电影中心主席、印度儿童电影学会前CEO沙罗伐拿·库马尔博士(Dr. Shravan Kumar)结合自身经历,谈了他眼中的儿童电影教育和印度基础影视教育情况,真诚幽默的语言为整个论坛营造了活跃、开放的学术氛围。


接下来的六位发言嘉宾就专业策展选片经验及教育研究课题等方面分别介绍各自国家对儿童教育事业的关注以及在电影教育中具体的实践情况。来自以色列的米夏尔·马杜斯女士在演讲中提到,以色列具有全民创新的文化氛围,尤其是在电影教育方面,国家也在大力培养相关的师资力量并设立课程标准。这一观点在各国专家的发言中均达成一致,不论是德国淘气鬼电影节、西班牙MICE电影节或是日本KINEKO电影节,不论是韩国的“直角棱镜”项目,芬兰的中小学影院协会还是印度的儿童基础电影教育,各国均不遗余力地创新、研发、推广电影教育理念和模式并以此作为开启未来人才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电影教育作为不同于文学、历史、艺术等常规课程的一种立体式教学,正在各国的相互交流、研讨中走向成熟。



电影教育国际视野分论坛


在下午的“儿童电影教育前沿”主题分论坛中,首位发言嘉宾杨爱君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师生队伍12年间专注儿童电影研究的系列成果,并就当下少儿电影跨媒介研究展开论述;来自北京海淀教委的刘明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课程德育研究发展中心的刘嘉秋、江西萍乡市教育局漆开华先后从地域教育项目开发管理入手,简明地介绍了当前我国开展儿童电影教育成效比较显著、经验不断丰富的相关模式和良好前景;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黄薇、西北大学的张忠华、中国传媒大学的佟婷先后从高校教学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了“红气球儿童电影课堂模式”、“校园微电影创作对少儿心理引导的成功案例”、“儿童电影审美教育的全新模式尝试”等实践性和学术型高度结合的前沿应用项目;作为中小学校教育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来自河南济源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王晓琳、北京市十一学校影视课程教师樊勃、北京史家教育集团主任张立新、北京家有童星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继超先后从各自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图文并茂地向在场观众展示我国中小学电影教育的最新应用情况以及来自课程、教材、师资开发配备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针对本次论坛综合性、前瞻性、科技感最高的话题,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的王伟分享了在教育创新中借鉴发达国家的STEM模式(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到探索当前教育3.0时代更具本土性、综合性的STEAM模式(A=艺术教育)以及应用前景,并结合艺术教育开发中的科幻作品创作引出了“未来学校”的构建模型,这一当下热门概念经过王伟的阐释,引发了参会嘉宾广泛的讨论。



儿童电影教育前沿分论坛


结合高校、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等专家就各自领域提出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研究,国内专家对教育前沿问题的探索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儿童电影教育方面呈现出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方向明确、基本框架基本形成的良性态势。




在上、下午的观众提问环节,开放性讨论热度递增,观众从如何看待不同国家进行电影教育时采取的方式和途径,科技发展与理念创新,国内儿童电影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立足地域特点因材施教,如何开发、推广儿童电影教育课堂模式、教材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几大方面展开了深入追问,进一步把专业性的内容转化为实践方法和数据分析。


作为儿童电影论坛的“小主人”,来自广州黄浦区东荟花园小学、萝峰小学的两名学生以“我与电影”为题作了主题演讲,源自生活、发自内心的儿童视角的生动观点博得了全场参会同仁的热烈掌声。



为“小主人”颁发聘书


论坛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会长黄军;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副秘书长李镇主持。在论坛尾声,由中国儿童电影原厂长窦春起和现任厂长黄军代表电影展组委会向4名小学生代表颁发了“小秘书长”、“演讲嘉宾”聘书。从事了50多年电影工作的窦春起先生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宣布论坛胜利闭幕。



电影教育国际视野分论坛主持人黄军



儿童电影教育前沿分论坛主持人李镇



中国电影集团原党委书记、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原厂长窦春起


儿童电影教育关乎儿童电影工作的起点和终点,既是一个与教育有关的话题,也关系到儿童电影的创作本身和市场开拓,可以说是整个儿童电影事业的核心话题之一。在发言当中,儿童电影创作与教育的互动、电影教育与儿童成长、电影教育的新途径、市场化运行的新模式等成为焦点话题。在茶歇及论坛结束后,仍有不少观众与国内外演讲嘉宾在现场热烈讨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