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织梦·书影共生 ——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电影遇见书"跨媒介阅读实践纪实

2025/11/05

[前言]

继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影视思政课成功展示后,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的探索脚步从中原大地延伸至东海之滨。113日下午,学会指导的系列活动走进浙江温州市广场路小学。这所以"电影遇见书"为办学特色的学校,用一场跨越影像与文学边界的课程实践,再次印证了影视教育的无限可能。

从中学到小学,从思政课到跨媒介阅读,学会在不同学段、不同课程形态中,见证着影视教育的多样生长。每一所学校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光影育人的故事。

113日下午,著名作家、编剧鲁引弓与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校长潘旸携团队,在广场校区共同呈现了一场跨越影像与文学边界的思维盛宴。专题讲座、示范课堂、对话沙龙三重奏鸣,让"电影遇见书"跨媒介阅读课程的育人魅力在这个秋日午后徐徐展开。

一、名家对话:从"教育故事""故事教育

image.png


鲁引弓的专题讲座《教育:故事是怎样炼成的》,为这场光影对话拉开序幕。作为《中国教育四重奏》系列的创作者,他用朴素而深刻的语言讲述:"教育是生活的艺术,而故事是理解教育的钥匙。真正的教育影视作品,不是宏大叙事,而是点亮每一个孩子生命的光。"

从《小舍得》的焦虑叙事到《小欢喜》的温情释怀,他带领师生走进一个个家庭教育的真实切面,让在场者在共情中重新理解"被看见的成长"。这种将教育议题转化为影像语言的创作智慧,恰与广场路小学"电影遇见书"的课程理念形成呼应——影视不是教育的附庸,而是打开心灵的另一种方式。

二、课程探索:广小的"五维育人链"

image.png


潘旸校长的专题讲座《电影遇见书:小学跨媒介阅读的实践研究》,系统呈现了学校在影视教育领域的深耕成果。她从""五维课程模型切入,将学校多年的实践智慧娓娓道来。

"",是选择经典影片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从《寻梦环游记》到《绿皮书》,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打开文学世界的钥匙;"",是围绕影片主题拓展文学阅读,让影像与文字形成互文对话;"",是通过手绘分镜、改写情节、撰写观影札记等方式,实现从视觉阅读到语言表达的自然迁移;"",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短剧创作中体验人物情感,深化价值认同;"",则是通过AI辅助创作、作品展示等形式,让每个孩子的创意都能被看见。

这套"五维模型"不是生硬的叠加,而是有机的融合。学生在影像与文字间自由穿行,阅读从单一走向立体,表达从被动变为主动。潘校长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光影照耀下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让电影成为打开文学的另一把钥匙。"

这种将影视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样态,正是学会多年来倡导的育人方向——不求形式热闹,只求内心生长。

三、课堂现场:用"怪兽"重塑想象的边界

image.png


何育娴老师的公开课《不一样的"怪兽"》,将理论探讨落实为生动的教学现场。课堂选取电影《怪兽电力公司》与古籍《山海经》中的怪兽形象作为比照支点,引导学生围绕"如果我是怪兽"展开角色重塑。

学生们分组合作,从外形设计到性格设定,从对白创编到短剧表演,将想象的触角伸向远方——有的学生设计出"书墨兽",以阅读吸收知识;有的创造"勇气兽",用笑声为能量拯救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感受到中西文化中"力量""可爱"的不同表达,更在创作与讲述中体悟"勇气、友谊、责任"这些超越媒介的共同价值。


image.png


课堂现场思维碰撞、笑声不断。学会观察到,这样的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创造场域——影像与文学的融合,在此刻化作了真实可感的成长力量。

四、深度对话:影视与教育的双向奔赴

image.png


活动尾声,鲁引弓与学校教师代表展开主题沙龙《从〈小舍得〉到〈大欢喜〉——鲁引弓对话"电影遇见书"》。对话中,鲁引弓说:"影视与教育,其实都在讲同一个故事——关于成长、理解与爱的故事。让学生去表达、去创作,就是教育最美的形态。"

教师们结合课堂实践,分享了"电影遇见书"课程在激发阅读兴趣、拓展写作思维、深化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大家形成共识:电影不是课堂的"调味品",而是打开学生心灵与文本的"钥匙"

这种共识的达成,让学会看到影视教育在一线教师心中,正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五、育人图景:光影润心,故事点亮成长

image.png


这场活动,既是课堂展示,更是理念更新与教育共鸣的实践。广场路小学以"光影百年·少年中国"为主线,通过专家引领、校长研究、教师实践的三级联动,持续推进"电影遇见书"跨媒介阅读课程群建设,探索出影视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在光影与书香交织的秋日午后,教育的故事被温柔续写。正如鲁引弓所言:"教育的每一束光,都来自孩子眼中的那一点亮。"学会将持续关注这样的教育现场,与全国中小学一道,在光影百年的征程中,共同探寻影视教育润物无声的育人密码。


微信分享

×

1.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

2. 使用"扫一扫"打开网页

3.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